秘电奇谈>都市>新顺1730 > 第1027章 割裂(五)
    许久,无可言语的孟松麓长叹一声,苦笑连连。

    在他来海州之前,程廷祚曾和他们这些弟子谈过一件事,那就是儒家现在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危机。

    大顺开国时候,又是降衍圣公为奉祀侯,又是搞实学良家子,摆明了对儒家不是太信任。

    然而这在程廷祚看来,实则这都是在救儒家,理论上还有自救的机会。

    大明亡天下,大顺给拉回来了,这个锅不是太大。

    所以这个不算太大、但肯定也不小的黑锅,“宋明理学”完全背得动。

    儒家没错,错的是有人唱歪经啦,只要我们扭转一下宋儒瞎鸡脖儿解读经典,还是可以的啦。

    但程廷祚在大顺下南洋二十年前,就写诗认为所谓“岛夷”,必然是将来的大敌,要提防西方侵略,防止重演吕宋的故事。

    这既是年轻时候的激进,也是一种见识到西方文化之后的警惕。

    伴随着松江开埠,程廷祚接触的越多,内心越是恐惧,恐慌。

    当年,佛教逼着儒学不得不进行全面反击,无数大儒出手,才完善了世界观,挡住了佛教,这其中也包括直接动用了朝廷的行政力量和暴力机器。

    这也导致程廷祚不以阳明学为正统,因为他们普遍觉得“虽力推阳明,却不以其为宗,何也?以其杂禅也”。

    而现在,大顺禁教之风日紧,可依旧不断曝出私下传教的事,而且往往爆出来的都叫人瞠目结舌。

    有宁死不说出传教者藏身地的、有被棍棒打断骨头依旧保持礼拜之姿的。

    这些,都让程廷祚深深震撼,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人这样死硬?

    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底层百姓能够以肉体对抗朝廷堪比当年日本的禁教令?

    苏州教案爆发之后,他去看过,凭借自己在江南的文名,打听到很多审讯的消息,也知道了那些苏州的女性为什么会这样坚决。

    他得出的结论倒不一定正确,只觉这是因为百姓太苦、生不如死、故易被蛊,宁盼死后天堂。

    震撼之余,他到了松江府之后,也知道了刘钰在卖茶问题上的那番纯粹是部分真相鼓动大顺资本向西扩张的“英国‘佃’农雇工,平均月薪32先令,折合五两银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