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电奇谈>都市>民国之文豪崛起 > 306【无休无止的学潮】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一般称为“屈原”或“屈平”。

    为什么又说他字“灵均”呢?

    因为屈原在《离骚》当中写道: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于是人们历来把“正则”和“灵均”视为屈原的名和字,但这并非他真正的名、字,只是一种诗意的美化而已。

    就好像尼采说:“我就是太阳!”

    然而“太阳”并不是尼采的真名。

    周赫煊的女儿叫周灵均,也无所谓抢先贤的名字,更不怕犯了屈原自杀的忌讳。

    由于时间太晚,周赫煊懒得赶回天津,他跟李书华共同前往北大,打算在北大那边住一宿。

    等离开清华园后,周赫煊才说:“北平研究院的合作单位和研究经费,恐怕都还没有确定下来吧?”

    大话被戳穿,李书华的表情有些尴尬,勉强笑道:“虽然还没确定,但也**不离十了。每月五万的经费拨款,教育部承诺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这特么就是扯淡。

    南北边就快要打仗了,你让北平和南京共同出钱办研究院?

    周赫煊无奈摇头,这年头想做点正事真难啊。不过他不打算掺和,历史上李石曾靠着自己的努力,把北平研究院办得风风火火,根本用不着周赫煊来操心。

    北平研究院,就是未来中科院的前身!

    其在物理和生物领域的实力颇为强悍,两弹元勋钱三强,便是北平研究院原子研究所的会员(院士)。

    只不过蔡云培和李石曾的派系之争,一直延续到南北两大研究院中。

    中央研究院的成员主要由“留英美派”组成,跟美国展开各种学术合作,甚至派人参与学习了“曼哈顿计划”。而北平研究院的会员,大部分是“留法派”,积极和法国的科研机构合作,郎之万、玻尔等科学家都来北平研究院访问指导过。

    比如钱三强先生就属于留法派,师从约里奥—居里夫妇。而居里夫妇则跟北平研究院联系颇深,甚至连北平研究院的原子研究所,都是在居里夫妇的帮助下设立的(此举为新中国制造原子弹打下坚实基础)。